关于“以结果为导向”的管理方式的碎碎语
先申明:我反驳“以结果为导向”的某些理由,并不代表我认为管理应该不制定目标,管理不应该有结果。
前些天与朋友聊天,聊到管理。虽然两人所处不同行业,他是保险业,我是软件开发,当聊到管理的“以结果为导向”。我的话匣就打开了。
后来,我总感觉自己思路还不够清晰,就总结此文。
首先,我们需要统一对“以结果为导向”这个概念的理解。要不,我们的讨论可能就不在同一个频道上。
我听过的最多的,对于“以结果为导向”的理解就是:我只管结果,不管你中间过程怎么做。
这个“我”,是当事人。这里的假设是,这个“我”是一个管理者。
但是,为什么呢?只管理结果,不管过程呢?我得到的理由是:
- 人多了,会管不过来
- 作为“领导”(很多人常常把领导和管理两个概念混淆),下属当然要完成领导指派的“结果”,否则,我要你做什么?
- 我们要鼓励员工的主人翁精神
- 微管理会束缚员工的创造性
我不知道, 上述的有没有统一大家的理解。但我还是要尝试接着逐一讨论。
人多了,会管不过来
对于“人多了,会管不过”这个观点,我听到的阐述是:
当你手下只有3个人的时候,你当然可以管得过来,你可以很容易知道他们上班时间里有没有干与工作不相关的事情,甚至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去厕所了。
但是当你做到事业部经理时,管理4个部门,每个部门都有100个人的时候,你怎么管。
这些支言片语中,我粗鲁地认为这些言语包含以下几点假设:
- 管理中,“监督”工作占很大的比例
- 管理一个3人团队和管理4个100人部门使用的是同一套管理方式
- 管不过来,是因为人多
我的个人观点:
以上几点假设之间相关的,因为如果管理400人时和管理3人时的方法一样,管不过来,当然是因为人多。同时,人数不是决定管理方法的唯一因素,还有你的团队成员职能结构组成等等。
我是领导,我只管结果
我擅自将“作为领导
,下属当然要完成领导指派的‘结果’,否则,我要你做什么?”这句长句抽象成:我是领导,我只管结果
。这个“结果”的同义词是目标,也被称为KPI。
首先,我们得承认,某些“领导”有这个权利那样做。
接着,我从这个观点中看到以下几点假设:
- 下属足够做得好,怎么样都能完成我(领导)定好的“结果”
- 领导的工作就是“管结果”
- 领导定好的“KPI”就是正确的
我的观点:
定好KPI是一种能力。如果一个没有定好KPI能力的领导说他只管结果,下面的员工就只能呵呵了。
管理是有级别的,过程终究是要管理的,只不过,不同的级别,管理的过程不一样。一线项目经理手下可能有前端、后端,如果他只管结果,不管,前后端是如何协作的,他是怎么知道他们团队的工作效率的?如果连自己的团队的工作效率都评估不了,我要这个项目经理做什么?😜
所以,并不是每种“领导”都有权利说“只管结果”
我们要鼓励员工的主人翁精神
这句话的假设是:
- 管理过程了,就是不鼓励员工的主人翁精神
- 只管结果,员工才会有主人翁精神
微管理会束缚员工的创造性
这句话的假设是:
- 只管结果,不管过程就不是微管理了
- 管过程就是微管理,那么,又引申出来假设:管过程会束缚员工的创造性
- 微管理会束缚员工的创造性
思考这些理由背后的假设是否成立
反驳一个人的观点时,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找到他的观点背后的“假设”。所以,我尝试去找到那些理由背后的假设。因为如果假设不成立,他的理由当然也就不成立了。
以上的“假设”在不同的公司环境,结果可能不一样。比如管理中,“监督”工作占很大的比例,在软件行业,管理活动中,“监督”所占的比例当然没有劳动力密集型工厂里的管理所占比例大。不过,说回来,软件行业也有劳动力密集型的。
软件行业的过程管理
说到底,一线软件开发团队当然需要过程管理,要不,你没办法评估它的开发效率。
当然,有些人就会反驳,你制定一个目标,如果他完成了,那么不是说明效率可以吗?
我的回答是:你的假设是完成目标等于效率高,你仔细想想,这两者是等于关系吗?
但是管理到什么程度算“微”,我目前没有想到好的度量方法。不过,过去一年中,我发现使用“看板”来进行微管理,效果不错。既能管理结果(软件产品),也能管理过程(团队成员协作)。本文的目的不在讨论软件行业如何进行过程管理,所以,就不深入讨论了。
小结
倡导“以结果导向”的管理方式的人,本质上是在倡导宏观管理。其实,倡导宏观管理,就是在假设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是两个矛盾的东西。但是,我不认为这个假设是正确的,因为我们的目标是管理好一家公司以实现盈利,总之就是要管理好,为了实现这个目标,需要进行宏观管理时,就进行宏观管理,需要进行微观管理时,就进行微观管理。我们不能因“宏观”和“微观”的概念之分而忘记管理的初心。
上述观点纯属个人理解,不一定正确。欢迎讨论。
End